商 诚
“海尔”砸倒一排有瑕疵的冰箱,却在世界竖起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场“三聚氰胺”风波,就将用心血汗水打造十几年的一个知名品牌推上了亿万人民瞩目的审判台……
人无诚不立,友无诚勿交,商无诚休做。诚实、诚心、诚信乃做人、交友、经商之本。
——题记
春 彪
2010年3月27日,铁东工商分局的领导来到神农集团,代表省工商局向我们颁发了《吉林省著名商标证书》———“神农铭一”成为四平市第一个服务类的吉林省著名商标品牌。
接到证书的那一刻,我兴奋、我激动,但更多的是感慨……当晚我失眠了,创业经商的一幕一幕,像系列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轮番闪现。
第一幕,是带我走上药品营销之路的二伯父。想当初,他不但手把手心对心地教我识别和推销药品,还左三番右二次地告诫我:“做咱们这行的,最要紧的是讲良心。咱干的是治病救命的活儿,心眼儿一偏就是图财害命。一定要牢牢记住,穷死也不能卖假药……”由此,我又想到了小时候爸和妈常在我耳边念叨的也是:“小孩从小不说谎,长大做事要诚实……”
第二幕,是送药。前面说过,刚开药店时我就装了部购药电话,公开电话号码,承诺送药上门。为履行承诺,不管路途多远,不管购药多少,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顾客打来电话,我蹬上自行车就走。后来企业规模扩大了,我就买两台旧夏利送药。我把自己多年送药的经验传授给司机,告诉他们,送药下车登门那段路要小跑,脸上要有汗,下雨天不能把药淋湿……碰到买100块钱药和2块钱药的,一般情况下要先送那2块钱的,因为送100块钱的利大情小,送2块钱的利小情大,前者送的是承诺,后者送的是诚心。记得有一次,一名司机往北河小区送不到5块钱的药,去了以后打电话没人接,无奈,只好给我打电话,我告诉司机,不论等到什么时候都要把药送到顾客手里。结果司机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顾客,顾客特别受感动,说不尽的好话道不完的谢。
第三幕,是事事从严、件件过细,决不让一粒假药混进神农。神农的药店由当初的1家发展到68家,再加上医药配送中心和两家医院,每天不知有多少药品流向顾客和患者。主观上我们坚守“诚实守信,办店(院)为民”,而客观上医药市场又是十分复杂的。把好道道关卡,树立诚信品牌,就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十几年来,我始终严格要求每名员工尽善尽美地做好每一件事,就连打苍蝇,我都提醒大家不要把苍蝇打在白墙上。为确保药品质量,我亲自出马考察市场,实行阳光采购,严格把关,做到所有药品100%从正规厂家进货,凭借“严格、细致、规范、诚信”,2004年神农在吉林省首家通过单体药店GSP认证。
第四幕,不但把诚信送到顾客家里,还要把诚心刻在老百姓心上。在卖药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患者盲目买药用药,不但治不好病,还有可能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副作用。于是我就考虑怎样来指导顾客科学用药。我向神农大药房的营业员提出一个从来没人提过的要求:“卖不对症的药就等于卖假药。”这个要求说出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为了切实做到卖对症的药,公司经常组织药店营业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医药知识;为科学指导顾客用药,每个店专设两部咨询电话,由公司的专业药师为患者解难答疑;每个店都有服务公约板,公布监督电话,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神农的药都是从正规渠道进来的,成本高,自然有的品种卖得也比其他一些药店贵了点儿,但许多顾客宁可多走几步道儿也愿意奔神农品牌来,用他们的话说,买神农的药心里踏实,这里没假药劣药,真的好使管用。
第五幕,沧海横流,方显出“诚商”本色。2003年举国上下抗击非典期间,神农人把一腔赤诚献给了社会、献给了百姓。作为药品经营企业,一是在防治非典药品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组织货源;二是所有药品不涨价,以平抑药价保证供给为最高责任。那几个月,神农的员工没一人辞职、没一人请假,全部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我也是忙完一天之后晚上七八点又开车外出进药,第二天早晨五六点钟赶回来,白天接着组织大家卖药,将近一个月没回家,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一次我和妻子开着抵账抵回来的破半截车去长春进药,半路汽车水箱开了锅,一打开盖,和着铁锈的滚水一下子喷出来淋了我俩一身,连脖子带脸都烫起了泡,差点毁了容。这里还有个故事,我打电话给浙江舟山的一个厂家,要订购1000支体温计,非典时期的体温计特别短缺,那家厂长说什么也不肯卖给我。我当时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我说,我是四平市铁西区人大代表,我用人格保证,进体温计不是为了挣钱,买进来我是发给学生的,因为孩子不能及时试体温就没法进校门上课,我代表四平市的孩子们求你了……真诚感动了那位厂长,破例一下子批给我2000支体温计。货到后我按原价全部卖给了翘首以盼的学生家长……非典期间,神农人还往各大企业、政府机关免费送了上千袋板蓝根口服液和一大批消毒水,为北山光明巷的盲人、育智学校的学生免费送去体温计和预防非典的药品。神农的诚心诚意感动了广大群众,也感动了各级政府。非典结束后,市物价局上报省里,授予我们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明码标价示范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我们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
第六幕,诚心结下好亲戚。从2004年3月一直到现在,来神农医院看病的周边农民特别多,许多农民把神农当成了他们城里的好亲戚。为什么?从2004年3月开始我们受铁东区药监局的委托,开始承办了农村“两网”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对农村连锁药店实施统一的药品配送和监督,让农民吃上放心药,同时缓解长期存在的农民买药难、买药贵问题。经过一番考察,我们与34家农村药店和村卫生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由神农对他们的经营场所进行统一装修。承办“两网”建设一开始就碰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有的农村药店挂着神农的牌子,却通过不正规渠道随意找批发商进药,让我们担了不少风险;二是农村道路崎岖难走,每次进货又少,常常是运费都挣不回来,只能赔本送药。有个司机在送药途中竟然迷了路,在山路上转悠了一宿,天亮才找回家。面对现实,我的信心有点动摇了,可是转过头儿一想,承办农村“两网”建设是政府给的任务,是对神农的信任,说了不算,见硬就回,那不是神农人的性格。于是,我又下定决心,非把这项工作干好不可。我挑选精兵强将负责“两网”建设工作,深入到乡村药店和诊所,耐心细致地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他们需要的药品,哪怕路上风霜雨雪,都按时送到,而且保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神农的诚实守信得到了农村药店和诊所的认可,与神农合作的越来越多,目前已有40多个农村药店和诊所与我们建立了合作关系。以诚信为纽带,我们和几十名农村药店经营者、上千名村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找神农不仅联系业务,有的家里盖新房、办喜事、买家具、买家电也到城里来找神农人帮忙,神农人热情相助,为他们省了不少钱。神农医院成立后,双方来往更密切了,医院的专家经常帮助他们解答医疗中的疑难问题,有时还让村医进手术室观摩,有神农医院作后盾,村医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对于他们治疗不了的患者,村医都积极推荐到神农医院;医院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又及时联系村医将患者领回,后期康复工作由他们负责,这样村医和医院都增加了收入,实现了互利双赢。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患者,他们不但得到了及时治疗,还节省了医疗费用。
我想,作为走上市场竞争大舞台的神农人,必须铭刻在心的就是“诚”字。诚字当头,你才能站得稳,立得直;才能饭吃得香甜,觉睡得踏实;才能交真心朋友,干一番事业;才能上马有人扶,摔倒有人搀,落水时有人抛来救生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商 勤
下一篇:商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