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心”必有情
神农
“神农的孩子,真是和别处的不一样!”一位来神农大药房买药的老大爷说,“会来事儿,有眼力见,有耐心烦儿,还特懂医药知识……”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夸奖,那就是神农的人才。
神农的人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学习实践中“炼”出来的,是神农文化“熏”出来的。不久前,神农集团的人力资源部在三楼会议室组织了一次实习生初试,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这里刚刚接待完外来的客人,桌上残留的果皮纸屑尚待清理。十多位实习生进来后坐在桌前,打电话的打电话,唠嗑的唠嗑,只有办公室的一位老员工忙着收拾,这些实习生没一个起身帮忙,甚至等老同志的抹布擦到眼前了,还得跟他们说声“麻烦你请让一下”,这才知道换个地方。这不能怪孩子,是大人从小没给他们锻炼情智的机会。
目前神农有300多共青团员,加上其他年轻的同志,青年人占到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因此,企业一直把教育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现在的家长特别注重提升养孩子的“智商”,却往往忽略了“情商”,而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80%是“情商”在起作用。神农向来坚持“情智并举”,才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神农当然也是培养情智的学校,她倡导“多为别人着想”,“工作、学习、生活要‘心’入角色”,“对顾客和患者要做到主动、亲情、全面、全员、全程优质服务”……通过一次次的培训,一点一滴的工作实践积累,特别是“大爱神农、扶贫济困”、“千里海岛大练兵”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百姓之情、感恩之情渐渐在员工心中凝聚,“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核心文化理念渐渐在员工心中生根。知识、情感、道德、信仰……青春之“青”的前面终于加上了一颗红“心”,于是,神农的员工不仅有“智”更有“情”。三个月后在看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十几位实习生,肯定不是今天的样子。
老百姓说神农的孩子“会来事儿,有眼力见儿”,那可不是一般的评价,而是最高的奖赏,因为“会来事儿,有眼力见儿”是表象,其内涵在于我们神农的青年人能够“经常地想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他们青春有“心”。
青春有“心”必有情,有情之人必有德,有德之人必得道,得道之人必成才,成才之人必成功。
上一篇:企业要给员工带来什么
下一篇:求富图强“练”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