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集团信息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返回列表发布时间:2021-12-21 09:26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筑牢未病先防屏障
神农医院开设铁东铁西两个预防接种门诊

 
  经历了两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历练与洗礼,面对医疗健康服务新变局、新挑战,每一所医疗机构都在梳理头绪、审慎思考,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在2022年即将来临的时刻,人们发现神农医院砥砺初心奋楫笃行,又一次做出了别具一格的选择——在四平神农医院、铁东神农医院分别开设预防接种门诊。
 
预防接种——
“神农”医疗健康服务新板块
 
  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关系民生民意民心。说起医院,人们常常谈论的是手术、药物、设备、护理乃至于近年兴起的微创、介入、溶栓、3D技术、医用机器人等等。而今天的神农医院却把目光投向以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社会大健康服务上,把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接种服务列入到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并积极推进实施,让人耳目一新。
  我国传统医学早就有“上医治未病”之说,“治未病”是中医临床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在生活尚不富裕的年代,许多人习惯于“大病找医生,小病自己撑”,结果小病撑成大病,大病撑成“重病”。久而久之,人们往往只有在发现(感觉)患病时才想到医院,把医院看成是一个“只管看病治病”的场所,预防似乎与医院毫不相干,更不知道预防也是防范疾病或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治未病”有很多方式方法,其中疫苗接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的技术手段。自1796年世界上第一支疫苗问世以来,疫苗在疾病防治上的功绩就广为医学界所公认。从肆虐人类的天花、脊灰被消灭,到今年的人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在建立全民抗疫免疫屏障中疫苗都功不可没。面对社会的健康需求和国家“十四五”健康战略的实施,神农医院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发展视角移向全民全周期健康服务领域,担起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的责任,开展预防接种服务。
  疫苗接种成为医院健康服务的一个板块,开始时院内也有不同声音,有的说:“无人得病了,我们医护做什么?”有人讲:“打疫苗是社区医疗机构的事,我们医院不应该舍大求小。”而神农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四平神农医院院长马春彪不这样看,他对大家说:“神农医院的主旨是健康服务,少得病、不得病,花小钱防大病是百姓的心愿,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无论从社会效益看还是从百姓利益讲,我们的选择都不会错。”
  是的,市场调查结果也验证了预防接种服务的广阔前景。现在,有的二类疫苗“人找苗”,如宫颈癌疫苗,花高价都一苗难求;当然,也有许多二类疫苗是“苗找人”。由于社会群众对某些疫苗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认识,“神农人”就是准备担起这份既“保供”又“扩面”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通过广泛的宣传、温馨的告知、提供高质量疫苗接种服务,将疫苗预防疾病的功能和理念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唤醒广大市民主动接种疫苗保护自身健康安全。
           
品质化——
“神农”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新标尺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是“神农人”的一贯作风。四平神农医院与铁东神农医院组建起由集团公司统一领导的、由两院医务、护理、院感、信息、器械、总务部门组成的预防接种门诊筹建团队。筹建团队以国家和省卫健部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标准,总结吸收一年来新冠疫苗接种的经验,在现新冠疫苗接种点基础上,邀请市CDC专家亲临筹建现场指导,制定了预防接种(二类疫苗)门诊设计方案。设计中把“品质化”作为预防门诊建设的一个方向目标,从等候区到诊室、接种室、抢救室、留观室的布局,从门诊医师、护师到资料档案管理人员的资质与配置,从疫苗的接收储存、接种的“三查七对”到受种人留观离院的第二针时间预约,各环节全部做到行为有制度,流程讲规范,管理求质量求安全。18项制度全部上墙,医护药三类人员提前上岗接受培训,投入资金按标准配置各类设备设施,并且一步到位。历经15天的筹建,两个标准化的预防接种门诊正式建成开诊,经市CDC和区卫健局联合验收一次通过验收。
  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全员素质提升是确保“品质化”的基础。预防接种门诊开诊后,神农医院将三个层级的素质培训作为第一要务:一是开展预防接种门诊医护药人员多层级多维度的专业培训,邀请市预防医学专家讲、请本院专家讲、个人学习体会相互交流讲,专家讲授与自学互学结合,使预防接种门诊每名医务人员都速成为预防接种专业的内行,做到“问”能正确解答,“讲”能条理清晰,“做”能精准不疏,人人是“小专家”。二是开展预防接种门诊与有关临床科室(诊室)人员的系统培训,请市CDC专家授课和逐科进行指导,医务科和各科主任结合本科业务自编课件讲座,各科主任在临床专家的身份上再贴上一个预防学科“专业人士”的名衔。三是开展全院医务人员大培训和大考核,医院每日编制一篇微文,在员工微信群推发,要求员工系统学习和掌握预防接种知识;举办全院医务人员大考核,从医护专家到实习医护人员,人人参加答题,中青年医护人人诵题,使疫苗接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全员普及。
 
两联两动——
“神农”预防接种服务的新机制
 
  预防接种门诊服务从无到有、从入门到专业并实现“品质化”,需要各方助力。神农医院选择了企院联动、预防接种与临床专科联诊联动的路径。
  他们借鉴先进省、市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经验,与疫苗生产企业取得联系,双方间建立预防服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神农的接种门诊能获得最前沿的疫苗生产先进技术和管理信息,以便创设最精准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程序、最恰当的受种后抗体检测服务项目。医院以首诊负责、流程快捷温馨、接种精准优质为原则,建立了预防接种门诊与临床专科联合诊查协同服务的类MDT机制,坚持全方位高效、高品质服务。接种咨询、预约、适应症研判、禁忌症排查、慎用人员选筛、核验登记安全注射、温馨化留观管理、二针准时预约告知、受种后抗体检测和补种、疫苗接收储存监管、规范资料存档信息上报等工作环环相扣,预防与临床专科全方位协同,精细化管理路径科学清晰,还确定了各类疫苗接种管理临床专家。
  新板块、新标尺、新机制,必定为我市人民群众筑起“未病先治”的新屏障。


二类疫苗预防接种ABC……
  一、为什么要进行二类疫苗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而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发育还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很低。还有一些疾病(传染病),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也对成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还能危及生命。接种疫苗可使接种人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除了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疫苗外,需要接种非国家免疫程序的二类疫苗,以全面增强免疫力,达到全面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疫苗管理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接种二类疫苗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二、怎样配合接种工作 
       认真了解和掌握二类疫苗预防疾病的常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或遵医嘱接种二类疫苗。接种前应阅读临床或预防接种医师递交的《告知书》,准确回答医师的相关询问,签订接种疫苗知情同意书,持医师开具的二类疫苗注射凭据和身份证(户口本)到接种室接受接种。有些疫苗需要多次接种,应按预约的时间及时前来接种,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预防接种凭证要妥善保管,接种后需要留观,若有轻度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师。接种后按照医师告知的事项,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忌食有关食物,保护注射部位洁净。  
  三、预防接种后要过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疫苗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种后约需1-4周才能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而再次接种后,可在一周左右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且免疫力强、维持时间较长。因此一定要按规定完成接种次数。
  四、什么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或不宜接种:
       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体温超过37.5℃的发热人员。患流感、麻疹、脑炎、肝炎、腹泻等急性疾病的,病愈后再接种; 
       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的不宜接种,重度营养不良、免疫器官功能不全; 
  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病人;
  对疫苗中含有微量过敏源,对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会发生过敏反应; 
  疫苗说明书中所列的其他禁忌接种的人员。
  五、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疫苗是由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产物经减毒或灭活制成的,比较安全,但是,疫苗对于机体来说毕竟是外来物质,接种到人体内有可能出现一定反应。 
  主要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发热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多饮开水,注意保暖休息,防止继发其他疾病。若有其他不良反应时,请及时来诊就医。
 
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主要致病因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其年发病人数在13.5万。根据中外医学专家研究,接种HPV疫苗(通称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病,特别是婚前人群接种HPV疫苗,可极大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所以,从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的妇科、肿瘤专家都在积极呼吁,在女性适龄人群中广泛接种宫颈癌疫苗。
  HPV感染有两个高峰,一个是17-24岁,另一个是40-44岁。
  我国尚未将宫颈癌疫苗纳入免疫程序,现属于二类疫苗,需要自愿和自费接种。
  疫苗接种年龄建议在11岁—45岁之间,年龄越小预防宫颈癌的效果越好。
  2价HPV疫苗接种对象为9岁—25岁的女性群体,免疫程序分别在第0、1、6个月各接种1剂。
  4价HPV疫苗接种对象为20岁—45岁的女性群体,免疫程序分别在第0、2、6个月各接种1剂。
  9价HPV疫苗,可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接种对象为16—26岁,免疫程序分别在第0、2、6个月各接种1剂。
  接种前,建议到妇产科诊查,接受HPV和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经过专家评估,排除禁忌症,给出接种疫苗种类的提示,然后到预防门诊接种。
 
乙肝疫苗
 
  全球目前每年约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估算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乙肝患者约2000万,每年约有26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建议所有新生儿和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青少年都应接种。需要接种的成年人包括:任何希望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或性伴侣、患有慢性肾脏病或非乙肝导致的慢性肝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儿童和成人接种疫苗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为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为2年以上,接种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3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1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这3型可以引起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无力,多伴有呼吸系统的症状如流涕、干咳、咽痛,同时并发心肌炎和心包炎。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在接种流感疫苗后2~3周,通常可以获得免疫力,当机体接触到疫苗所针对的流感病毒时就可以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中明确指出: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并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1.孕妇。
  2.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3.6月龄~5岁儿童。
  4.60岁及以上老年人。
  5.特定慢性病患者。
  6.医务人员。
  流感流行季节前或期间进行预防接种。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接种1针,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6月至35月儿童接种2针,每针剂量为0.25ml,间隔4周。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乃狂犬病毒所致的人兽共患疾病,兽多见于犬、狼、猫、肉食动物等,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狂犬病毒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就是狂犬病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占1%,极个别可长达到十年以上。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病死率99.9%,因此,狂犬病疫苗预防非常必要。临床表现有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
  关于狂犬病暴露:凡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如狗、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处称为狂犬病暴露。
  I级暴露:接触/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无需处置。
  I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轻微抓伤/擦伤(无出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
  III级暴露:单处/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破损皮肤被舔;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暴露皮肤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被动免疫抑制剂,随后接种疫苗。
  临床上常用的注射程序有两种,分别为以下所述:
  第一种,可分别在受伤的第0天、3天、7天、14天、28天接种狂犬疫苗,每次注射一支狂犬疫苗。
  第二种,为在受伤的第0天、7天、21天接种狂犬疫苗。这种程序接种的时候,要求在第0天需要注射两支狂犬疫苗,以后每次注射一支狂犬疫苗,从而预防狂犬病的感染。需要注意,注射狂犬疫苗之前,需要冲洗和消毒伤处。
  
肺炎疫苗
 
  23价肺炎疫苗,即肺炎多糖疫苗,能覆盖23种经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约90%的肺炎是由这23种血清型引起的。绝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在接种后2-3周内,均能产生抵抗所有或大部分肺炎球菌的保护性抗体。23价肺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炎,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应用14年以上,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功效可维持5年。2岁以上体弱或反复患肺炎的幼儿及高危人群(如无脾儿童)可以使用。
  建议接种人群
  第一类人,两岁以上的儿童。因为孩子的抵抗力非常薄弱,免疫系统容易受到疾病的干扰,因此需要接种23价肺炎疫苗,从而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但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则不能接种23价肺炎疫苗。
  第二类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逐渐下降,容易被病菌感染,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会对患者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老年人需要接种23价肺炎疫苗。
  第三类人,患有心肺方面疾病的人。如果长期患有心肺方面的疾病,那么心肺的功能便会下降,所以较常人来说更加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感染,因此需要接种23价肺炎疫苗来预防肺炎。
  第四类人,存在免疫系统缺陷的人。众所周知,我们身边的环境存在很多病菌,但我们之所以可以健康的生活,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如果免疫系统异常,免疫力十分低下,那么病菌便会非常容易地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存在免疫系统缺陷的人需要接种23价肺炎疫苗。
  建议2岁以上人群23价肺炎疫苗只需要打一针就可以了。23价肺炎疫苗能覆盖23种经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在接种后三周保护型荚膜性抗体的水平将升高,可引起抗体的产生,而此抗体可有效的预防肺炎球菌的感染,其效果可以持续五年之久,大概有90%的病人都有预防的效果。
 
刊发于2021年12月21日《四平日报》第四版          
 

上一篇:工匠精神光耀“神农” 技能成才报国为民

下一篇:2021年神农集团这样走过

联系我们

分享到: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