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农新闻订阅,快速便捷地获取有关神农的最新消息

订阅

讲述我在“神农”成长的故事之三

在平凡小事的锤炼中成长
 
四平铁东神农医院党支部组织委员  李智
 
  2006年,我从国企下岗应聘到“神农”,14年来在这里经历了太多似乎很不起眼儿的“小事”,而正是这些 “小事”,锤炼我一步步成长,并在入职第三年的7月1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的两件“小事”,始终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件事是,来到“神农”,正赶上企业在原四平军分区主体建筑的基础上筹建四平神农医院。1万多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计划在“大干一百天”中完成,请来的建筑工人每天争分夺秒地抢进度,我们神农员工更是起早贪晚提供各项保障。我被分配到新建起来的食堂帮忙。那天中午,到了开饭时间,我端出一碗剩下的肉炖豆角,加热后端到桌上。正赶上马经理路过看到对我说:“ 这碗豆角是不是昨天剩菜啊?赶快撤下去,剩菜不能往桌上端!” 听了这句话,我觉得很委屈:“医院正在筹建,花钱的地方太多,我不是为了给‘神农’省点钱吗,没受到表扬,还得当众纠正错误。”但是领导接下来的话让我明白了,马经理语重心长地说:“我明白你的想法,是想给企业省点钱。可是你细想想,工人干活不容易,很累,万一再吃坏了肚子,那是多大的事啊!”听了这话,我当时鼻子一酸,不是委屈,是敬佩,是自责,是感动……时至今日,已有超百万人次在“神农餐厅”用餐,从未发生任何不良卫生事件。
  第二件事是,四平神农医院仅用80天就胜利建成,后来我被派到医保科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全新工作,每一次药品的对照、每一项诊疗的维护,都关乎到国家利益、医院利益和患者的切身利益。窗口服务,每天要学会与各方面不同职业、年龄、性格的人沟通,还要善于把专业术语转换为人人能听得懂的通俗语言。面对着不同情况的患者或患者亲友,每天不知要说多少话,有时候一句话要重复好多遍。繁杂忙累还好克服,最怕患者误解产生矛盾。那是一个周一的早上,有位张大爷来取医保报销款。大爷拿着票据到窗口取到报销款后,说钱数不对,问我们怎么报的。我们给他讲了票据上各项都是什么钱,都是什么比例报销的。他又说,交的钱不对,少1000元,我们怎么解释他都说不对。由于结账都是一周以前的事了,我们只好翻出了几箱押金收据,一箱一箱地查、一张一张地对,最后终于找到了他交的所有押金票据,结果核对无误。最后他终于说了一句“记错了”。这样的事情经常遇到,有时候也挺委屈、挺无奈的,但低头看一眼“为人民服务”胸牌和党徽,眼前出现了以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领导一见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就主动上前搀扶或蹲下来为他们穿鞋套的情景,便很快调整好情绪,继续工作,服务患者。
  2008年,我在“神农”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无比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之后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就是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通过每一名共产党员服务奉献、创先争优的点滴“小事”来建功立业的吗!
 






联系我们

分享到: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