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面前说“四力”
神农
“给力”成了当下最时髦的“新词”。去年12月30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综合汇总的“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给力”榜上有名。
个人要提高,企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有方方面面的“给力”,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可是一定要注意,这种“给力”绝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人、每户、每个单位头上的,也不是人家 “给力”,你就能真正“受力”最终形成科学健康“发展力”的。
“给力”需要“动力”。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人家为什么要“给力”于你?因为你的行为给人们带来了好处。给你添把力,就是让你做得更大更强,为大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神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明确提出“百姓是老板、员工是主人”,坚持“勤俭、诚信、敬业、奉献”……实践证明,企业做得越好,得到的支持才能越多;得到的支持越多,企业才会做得更好。“给力”需要“动力”,这种“动力”相辅相成。
“给力”需要“借力”。积极扶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流。对神农这样一个完全附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民营企业来说,真的是各级领导给力、各界人士给力、广大群众给力、各项政策给力……人家“给力”咱就得会“借力”。“借力”树形象、提素质、创品牌、上项目、谋发展,努力做到“不放过每一次机会,不漏掉每一个细节”,把所有的“给力”都吸纳、凝聚起来,充分用足用好用活各方“给力”。
“给力”需要“发力”。各方为企业“给力”,目的是促其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为国家上缴更多的税金、安排更多的人员就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企业“受力”之后不去“发力”,而是小富即安、停滞不前甚至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各方“给力”必定渐行渐弱直至最终断绝。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营养,别说健康快速发展,恐怕维持生存都难。
“给力”需要“努力”。各方“给力”得主动争取,人家“给力”你还得会“借力”、“发力”,所以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到每一名员工,都需要去积极“努力”。努力的主攻方向就是“整合资源”。有人说“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一种资源整合经济”。“给力”、“借力”、“发力”不正是“资源整合”吗!圆满完成这种“资源整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首先要创新思维模式。过去传统的经验思维使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面对未来新的挑战,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转换观念,使企业的发展迎合宏观经济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其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最新知识和信息,不光向书本学习,还应该把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都当作学习的课堂,把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当作最好的老师。事事上心、处处留意,就会丰富充实自己,就会创造性地争取到“给力”,创造性地去“借力”、“发力”了!
依靠“给力”是被动,“四力”齐发才主动。
上一篇:神农就是“一个人”
下一篇:“稳”字当头 务实求“进”